再谈996(杜课866期)
全文共 2673 字,阅读大约需要 10 分钟
目录
一、读者Fahwoi的追问
二、杜老师的回答
三、读者们的讨论
编者按:昨天,杜课推出了“马云有什么错呢?”讨论课,读者留下了若干评论。今天,让我们来看看老师的观点与读者朋友们的讨论。
一、读者Fahwoi的追问
1.最近流行一个从日本流传来的词——“社畜”,大家觉得自己是被生活和工作驱赶的牲口,每天重复着无趣的工作,在地铁上被一车一车地从居民区运输到市中心,在996工作制下,也失去了应有的休息时间。我想,老师昨天在推送中也提到其实大家都疲劳,那么老师那一代人经历类似的阶段的时候会有类似的感受吗,怎么排解自己的呢?
2.现在员工和企业的矛盾非常尖锐,有网友把这个和历史上的黑工厂做类比,搬出了很多马克思的理论,请问老师您怎么看待如今的这个社会矛盾呢,和历史上的情况有可比性吗?
3.外企的朋友说的话,我个人虽然认为是有道理的,但是我觉得其实这个道理在改革开放之后就一直成立,所以现在提也是没有必要的——中国之前在巩固世界工厂的地位,现在在巩固互联网新秀的地位,其实一直依靠的是国人本身吃苦耐劳。在劳资问题上,前一个阶段有个富士康因为重压连续跳楼的事件。我想请教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两个时代关于劳资关系的社会矛盾,这两次社会矛盾背后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变化呢?是个人意识的进步还是吃苦耐劳水平的退步呢?
4.老师您的个人偏好如何呢,偏好996的高工资工作还是955的低工资工作呢?在事业和生活上,您年轻时是如何做取舍的呢,有什么建议吗?
二、杜老师的回答
杜骏飞
看得出来,你所关心的996问题,更偏向于劳资冲突和劳动保护。
其实,关于你的这一话题,我在“社畜时代”里写得很清楚了:“我们人,建立企业,是为了以产品和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包括每一个员工的美好生活。倘若一个公司罔顾自己成员的身心健康、剥夺他们的人格尊严,驱使他们走向疲倦、麻木、绝望、抑郁,终日劳累毫无乐趣可言,那么我们会说,这是组织的反人性化、人类集群行为的异化,也是对人本主义的践踏。”
但就本题而言,一个孤立的996,是否必然导致“社畜化”?未必,至少在某些行业某些人群里未必。
另一个相关问题是:“社畜化”是否仅仅是因为996?也未必,不尊重人权的劳动环境绝不仅仅是超额的工作时间。
我个人理解,一切996式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管理,应基于以下三原则:
1、不违反劳动法;
2、公允的劳动报偿;
3、自愿与可协商。
符合以上原则,才有资格进入本题之“价值讨论”的范畴(我理解,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问题也是马云讨论的出发点)。否则,我们的话题则应直接聚焦于司法救济、劳动者维权,而不必谈什么生活方式、奋斗精神和文化认同。
从国际企业的管理实践来观察,如果996文化还有某种合理性(譬如成就动机、责任心),那么,其精神上的真正基石,其实是员工与企业、员工与事业之间的相互认同。
为此,在员工对企业、事业三者之间,彼此应慎重选择,其意涵包括:
1、慎重入行——人应慎重选择职业;
2、慎重就职——员工应慎重选择企业;
3、慎重纳新——企业应慎重选择文化认同者作为同路人。
你问我,是“偏好996的高工资工作还是955的低工资工作”,我的答案可能与你设想的不同:我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就自己能力所及来衡量待遇,至于996或955,其实不是什么外在压力,而是一个个人工作能力、责任感、效率导向所共同决定的问题。
其实,这也很像是我们挑选意中人时,最自然而然的选择:我们会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然后再衡量荣耀和彩礼。
至于你问我的个人经历问题,我的回答可能无法说服你,但它是事实:
在我年轻时,披星戴月的工作(我曾经创下不少教学记录和加班记录),其实大多来自激情,在那种状态下,我从未感觉超时工作有多负面。
如今我早已没有考核压力,但却和以往一样好为人师,譬如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回答你们的问题,这种占用业余时间的高密度工作,就纯属自愿行为。
读者“刘小刘”在留言里讲了一个故事:“这几天在钻井船上遇到一位高校老师,带着他的博士来调研,子夜时分还守在作业现场,为我们一个个解释每一步骤的意义。我有一会累得在地上睡过去了,后被他叫醒,说最精彩的步骤马上开始了,“错过就是一辈子”,他这么说,眼里的光芒让我有些感到。凌晨一点多我们才入睡,早上八点多我起来看到他一身工服,正在整理自己的照片。原来他六点起来又去现场了。作为晚辈后生我真的佩服他那份热情和专注,一定程度上我也被感染,周末出海加班的疲惫有些减弱了。他笑着说自己是997,但没有一点不满。我想,那就是热爱和主动吧。”
对他的故事,我很熟悉,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学者,有一位刘教授,几乎每个暑假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有一位丁教授,花甲之年还总在除夕夜写论文。和他们谈起工作时,他们兴致勃勃,脸上洋溢着笑意。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自愿的——因为认同和喜欢。
话说回来,我对今天的话题是否准确切合实际仍然并无自信,我注意到,对996,你联想到的是富士康因为重压连续跳楼的事件,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是马云的“教导”所能应对的问题了。
如果996运动认为,程序员工作超时的问题,本质上是行业劳动保护的缺位,被剥削压榨是其普遍困境,甚至,劳资冲突已迫在眉睫,那么,我建议,有关部门和法律界应及早介入司法救济、劳动者维权,而不要仅仅听任网络吐槽。
最理想的结果,自然是行业准则的建立——一个行业的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应达成基本共识,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成本最小、风险最低的战略选择。
如若不然,劳动者个人只能在奋起反抗和独善其身之中作出选择。关于后者,我谈到过,《我们无法成为野兽》的最后,新垣结衣一身皮衣,冲进社长办公室里说了“不”,看起来终于摆脱了“社畜”的命运。但是我也诚恳地劝告过羡慕新垣结衣的人们:
“我们大概不会像她那样轻易放弃自己的工作,但是,如果真的遇到那种将自己逼到悬崖边的管理压迫时,我希望你能像她那样说不。要注意,慢慢地、坚定地说这一声‘不’的时候,我们是朝向企业,是朝向老板,但也是在朝向内心的欲望和恐惧。”这里,对欲望和恐惧的克服也绝不简单,它会在你衡量他人之前先衡量你自己。它会引导你思考:争夺与放弃,目标与能力,进取与退缩,知人之智与自知之明,以及诸如此类的内省式问题。
归根结底,一切权利,都有赖自身的强大,一切选择,终究源自人的本心。愿你铭记。
三、读者们的讨论
996是一种个人追求:
@刘小刘
同意杜老师的看法。996因人而异,被动的一腔怨愤,被迫付出时间为企业主打工,自然欣赏不来马云站在成功创业者角度的说辞,而主动者,乐在其中,997也不知疲倦。 这几天在钻井船上遇到一位高校老师,带着他的博士来调研,子夜时分还守在作业现场,为我们一个个解释每一步骤的意义。我有一会累得在地上睡过去了,后被他叫醒,说最精彩的步骤马上开始了,“错过就是一辈子”,他这么说,眼里的光芒让我有些感到。凌晨一点多我们才入睡,早上八点多我起来看到他一身工服,正在整理自己的照片。原来他六点起来又去现场了。作为晚辈后生我真的佩服他那份热情和专注,一定程度上我也被感染,周末出海加班的疲惫有些减弱了。他笑着说自己是997,但没有一点不满。我想,那就是热爱和主动吧。 你看,主动和被动就是这样的大不同。主动也许能发现更多的精彩,而被动会不自觉屏蔽掉很多。我不为IT996代言,我也不喜欢那种“仗势欺人”的996,但我想说,试着主动热爱也许会快乐多一点吧。
反对996是一种社会进步:
@王莎莎
一直很崇拜杜老师,但这个观点并不敢苟同。 热爱工作,就一定要996吗?不996,就是辜负青春辜负单位吗? 马云在这个问题上混淆了概念,模糊重点,把超额工作和成功、责任、奋斗挂钩,目的是隐藏资本家压榨员工剩余价值的本质。 现在社会上,的确很多从业者都面临超额工作,教师、外卖员、电力职工、新闻工作者等等都一样,996是常态,就算下了班也在考虑工作。但常态就是正确的吗?习惯了就不需要改变吗?
@黄小脚
不是很赞同,自己努力去拼搏,和整个行业用“拼搏”的氛围,去过度压榨员工不是一个概念。对于马云来说,付出和得到是等额的,但对于那些被996的人来说,他们应该得到更多,但企业家用整个行业的风气来逃避了这个账,就是压榨。
@🐷 🐟 顺.意🐟 🍎
996.ICU的发起代表着社会进步,是对资本剥削的抗议,社会需要默默奉献但更需要敢于直言的年轻人。
要站在不同角度理解996:
@johnさん雲起
个人觉得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1行业特性,其实软件或互联网行业也很简单,软件外包就是施工队、电商就是大卖场,无非就是希望缩短工期或延长营业时间,背景是行业用人成本一开始就和国际接轨了(稀缺导致),行业迭代快,管理上员工能力参差不齐,成本高又很难管理,更多公司也就对标行业龙头,文化学不来,996是最容易学的,多用就多用了。2社会发展因素:个人抱负和生活成本与日俱增,房子、教育、养老整个社会都在透支,作为当代个体自然也会承担更大压力,大部分人选择工作大半也是为了更高薪资,其他次要的。发达国家工业阶段也经历过类似情况,无非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富裕了,劳资关系博弈,又会慢下来。
@践行渐远
当权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怎么样让员工用最少的时间做更有效率的多做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上班时间问题,可以996但不能刻意的推崇996。员工应该考虑的是我怎么样用最少的时间来有效的完成我自身的职责,其次如若已完成加班也就按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个人发展来定了。
@wandernde
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作为一个近似996的新晋家长,也是大学老师,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程序猿生活,理解他们的诉求,他们并不是全盘否定加班,是反对无效加班。也希望有一点属于自己的生活。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推荐
关注:每个人的崩溃时刻|夸夸群|妇女、女生与女神|响水之问|埃航言论危机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 康文丽
责编|江珊 王之涵